2884 玉山金控2021年第二季法說會報告解讀

玉山金控於2021年八月四號召開2021年第二季的法說會,在聽完整個法說會和看完報告之後,筆者的結論依然和2021年五月24號玉山金召開2021年第季法說會的論調一樣,也就是依然在自己能力範圍類繼續買進玉山金控的股票,然後準備一筆資金在遇到大盤恐慌性殺盤時可以買進超跌的玉山金股票來加速增加增加手上玉山金控股票的張數,如果這個恐慌性殺盤的機會可以遇的到的話。

這次玉山金控法說會的報告一如往常,筆者在法說會完畢之後腦袋一直在想並且檢視自己該怎樣寫出這篇心得報告,一來希望這個報告在撰寫的過程當中也順便檢視筆者自己對於長期投資玉山金的這個策略是否有錯誤之處,一來也是希望這一系列的報告在內容和看法上可以有一定的連貫性而不至於篇篇報告前後充滿矛盾,為什麼會有這種龜毛又變態的自我要求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在當初決定把自己對於玉山金控的看法以報告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時候,主要的目的在於證明自己對於長期持有並增加玉山金控的股票來達成一部份財富管理的做法是條可行之路,但隨著文章開始在網路上發布之後,也發現其實有很多的同好在這條路,也因此就更加要求自己在文章上面的資訊要有一慣性,畢竟現在藉由網路世界發布的理財相關文章或者是達人們藉由包裝自己所給出的資訊往往真假莫辨,所以在八月四號開完法說會之後,筆者其實內心已經知道玉山金控法說會內容是正面的,但筆者依然很龜毛的把自己從去年開始寫的法說會的文章以假設自己是以個陌生讀者的立場從頭讀了一遍,在讀完整個文章之後,其實很慶幸的整個一系列的文章從開始追蹤為何2020年玉山金控的營業費用比2019年大幅上升一直到開始分析這個增加的費用結構乃至於追蹤費用觸頂之後是否如玉山金控在後續法說會當中所提及的費用可以開始受到管控並在今年開始下降等過程,這整個過程的主體完全是連貫的,筆者建議真的有心要藉由玉山金控來達成一部份財富管理甚至財富自由的讀者們,可以耐著心思和筆者一樣從頭把文章讀一次,這樣可以更真實的了解為什麼筆者認為玉山金控的股票是一個可以幫助自己甚至傳承給自己下一代的好標的。

好的,回到重點,一如往常,如果是有在看筆者報告的朋友,大概會知道筆者的過去看玉山金控的主軸在於它的營業費用的控制,即使在今年的第二季因為台灣新冠疫情的爆發而出現的三級管制的確造成了玉山金控的營收和去年同期相比起來衰退了3.2%從289億落到了280億,但因為營業費用上比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9%從去年的營業費用160億減少到今年的155.7億然後加上淨提存(Net Provision)支出也較去年同期減少,所以玉山金今年的第二季和第一季一樣賺了超過50億台幣,所以整個上半年已經獲利了一百億,玉山金去年(2020)的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別賺了45.3億和51.4億,如果以這個趨勢,理論上今年會超過去年的180億獲利,在法說會當中,其實也有提到去年這個時候是玉山金的費用高峰,因為玉山金控正在升級他們的核心系統,這也和過去報告當中提及玉山金控去年IT的支出是導致費用上升的原因的論述是一致的,所以在營業費用樽節這方面,希望能繼續維持,筆者希望能幫玉山金控訂定2021年省下十億台幣營業費用的目標。

2884玉山金控單季營業費用-資料來源玉山金控法說會報告

好了,看完了最棘手的營業費用數字,其實整體問題解決了一半,在法說會當中有幾個被提及的資訊,筆者來整理一下,首先,財富管理的成長力道不錯,這當中有提到和財富管理客戶的黏著度往正面的方面走而且因應疫情的關係,透過非接觸式的互動例如視訊等等已經開始取代以往客戶需要實體踏入貴賓室的動作,這一點似乎玉山金控在同業當中是準備得很早,不過筆者還沒有到可以體驗玉山金控財富管理的門檻,所以無法更具體的講出這樣的做法和同業當中有怎樣的區別,然而如果從第二季的法說會報告當中的第九頁所呈現的結果,財富管理和承銷業務的業績的確是達到歷年新高,相對於著重在其他業務(例如證券業務)的同業來說,經營財富管理的方向和增加其客戶信任感(黏著度)對銀行來說是可以有比較安定的獲利續航力的,雖不至於大起,但也不容易大落,相對於銀行的業績就是有一個穩定的根源,這對於長期的投資人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安定因子,相對來說,對於要賺價差的投資人來說,可能就不夠吸引了。

再來,我們看一下信用卡消費相關的資訊,2021年第二季在信用卡上面的四個主要指標,不論是有效卡數(Active Cards)、卡消費金額(Card Consumption)、每卡平均消費金額(Per Card Spending)、淨手續費收入(Gross Fee Income)等都延續今年第一季開始的趨勢較去年同期下滑,這個現象法說會當中的解釋是因為去年(2020年)的第一季基期本來就比較高了,再加上第二季開始因為疫情升高遇到三級警戒的管制措施導致整體信用卡消費金額降低連帶所有信用卡相關的指標就理所當然地降低,這個解釋在常理上面是可以理解的,但筆者還是希望有機會當其他以信用卡為其中營運主體的銀行(中信金控、國泰金控)有相對應法說會報告時可以有機會驗證是不是其他銀行也有一樣的看法,這樣或許可以更客觀地去看待相關的資訊。

最後,來到報告的第14頁,季度的NIM 還在下滑當中,然而決定真正獲利的Interest Spread (存放款利差)卻是在2020年的第三季落底號連三季上升,這是個好跡象,某種程度代表了銀行的經營能力,也希望能夠在真正的升息循環到來之前,維持這個態勢持穩即可。

結論,如果用學校成績來比喻,玉山金控絕對稱不上是那種天賦優異的資優生,畢竟以獲利的觀點,他無法和有壽險產品的金控去比較,但玉山金控也不是那種突然表現會很好的學生例如元大金控,但整體來說,他就是一個中規中矩的好學生,具有很穩定的可預測性,然後在進步的軌道上有著自己恆定的速度,不會爆衝,也不會突然跌個狗吃屎讓大家不知所措,這種特質不見得在股票市場人會人人討喜,畢竟多數人對於短期從股市賺到大錢的期待往往會覆蓋掉對於玉山金控特質的認知,但相對來說如果是自己已經有穩定的本業但又希望能在股市裡面建立自己長長久久的銅牆鐵壁然後讓自己有一片進可攻退可守的空間的時候,玉山金控可以是一塊難得一見的璞玉,這樣的看法,筆者並不期待有很多的認同,畢竟一味的短期過度認同而缺乏實際的體會只會讓玉山金控的股價有過高的波動率,這對於希望能建立穩定的玉山金控持股的投資人來說不是一件好事,隨著升息循環的即將到來,如何盡快盡早的建立持股,會是筆者自己訂定的努力方向。

 3,153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分類: 投資理財, 長期投資 | 標籤: , , , | 在〈2884 玉山金控2021年第二季法說會報告解讀〉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884玉山金控2021年第一季法說會報告解讀

玉山金控於2021年五月24號召開2021年第一季的法說會,在聽完整個法說會和看完報告之後,筆者的結論依然和2021年二月22號玉山金召開2020年第四季法說會的論調一樣,也就是依然在自己能力範圍類繼續買進玉山金控的股票,然後準備一筆資金在遇到大盤恐慌性殺盤時可以買進超跌的玉山金股票來加速增加手上玉山金控股票的張數。

如果有在長期追蹤筆者玉山金系列文章的讀者大概會知道從去年筆者主要是盯著玉山金控的營業費用膨脹率以及淨提存金額的上升這兩件事情,如果有不清楚這兩個主要追蹤項目來龍去脈的新讀者或者是想要複習老朋友可以回去看前面關於「玉山金控2020第四季法說會」和「玉山金控2020第三季法說會」這兩篇文章,這兩個主題在筆者追蹤的過程當中是可以從一系列文章當中看出連貫性的,而之所以可以有這樣的連貫性其實也是建立在筆者個人很讚賞玉山金控的經營階層對於公司經營的透明度之上才可以做到的。

在進入討論營業費用膨脹率和淨提存金額這兩個題材之前,先很快將玉山金控法說會開場時玉山金控總座陳美滿總經理所提到的一段話當作這篇文章的另外一個定錨好了,這句話的蓋要是說「玉山金控應該已經開始回到過去成長的軌道上了」,雖然這只是短短幾秒鐘帶過的一句話,但筆者視這句話為一劑謹慎的強心針,通常這類的闡述是不容易在公司的法說會當中出現的,至於是真是否我們可以繼續追蹤下去。

好,我們回到這季法說會當中筆者追蹤的重點之一,營業費用的膨脹率,在2021第一季法說會的報告第九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Operating Expense 這個項目也就是所謂的營業費用為新台幣7817百萬或新台幣78.17億和去年同期的新台幣80億相比來說下降了2.6%,這個營業費用的下降在筆者眼中可以算是一個正面的消息,至少是持續在呼應去年第三季法說會之後玉山金控經營階層希望把營業費用往下調控的說法,如果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或許至少可以說營業費上升的最高點已經過去了,如以下圖表所追蹤玉山金控每季營業費用數字。

資料來源:玉山金控逐季法說會報告彙整

然而這句話的涵義不等於告訴大家營業費用會開始下降,因為不多花錢並不等於可以開始減少花錢,這句話可能有點繞口,但如果理解過去多花的錢在於給員工加薪、新增IT設備或者在軟硬體上面的投資,那大家應該就會理解筆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了,只能說在這個營業費用的期待上,筆者會希望今年至少能和去年持平,不要成為獲利的拖油瓶即可,畢竟真正提高獲利的方式是讓過去營業費用所投資的項目產生新的產值進而拉高營收然後再回來帶動整體的獲利上升這才是正解,除此之外,在今年第二季開始,因為台灣疫情的擴散,整體針對疫情控管所造成的商業行為的減少以及投注在疫情上面所可能延伸的額外費用,有可能在第二季讓營業費用等數字再度震盪,但相信疫情總有隨著疫苗到來而趨緩的一天,這個從歐美國家或以色列等國家就可以看出脈絡,所以或許第二季股市如有震盪帶來的股價相對低點是個好入手的時間點。

再來我們看到淨提存(Net Provision)這個部分,在本次法說話報告當中的第九頁中竟然出現本季的淨提存為正的新台幣358百萬,在金融業的術語來說叫做回沖,為何會有淨提存回沖這個現象發生呢?根據法說會當中的解釋是因為上一季承做一些貸款(主要是房貸)時以比較保守的方式提撥淨提存,因此在本季有一些數字的提存是可以回沖的,在玉山金控法說會當中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當中,其實就是在呼應今年針對第四季法說會當中所提到玉山金控已經開始降低承作個人房貸的比例,對於這部分想要有更清楚脈絡的朋友,可以回去閱讀筆者今年針對去年第四季玉山金法說會的閱讀報告當中可以看到很清楚地呼應,而這個前後可以呼應的連結其實只是一再的驗證了筆者對於玉山金在對於投資者資訊接露的透明度相當讚賞的看法。

接著,在看完營業費用和淨提存這兩個筆者認為比較直接影響玉山金控去年的獲利表現的項目之後,這邊還有三則資訊在整個法說會當中會比較引起筆者的注意,第一則是財富管理的業績的成長,為何筆者會對於該項目感到興趣呢?因為如果有在留意台灣大環境的朋友,不知道是否有發現台商回流這個話題,台商回流的動作所牽動的資金回流其實一直都是一個現在進行式,所以各家金控業者是否能夠掌握這各契機會是中長期發展的重點之一,這也是為什麼玉山銀行在一些組織改造上面希望能夠增加財富管理和中小企金的交集的原因,因為財管這塊如果能夠客戶有正確的互動,好的黏著度所能帶進來的附加價值相對於經營一般消費者金融來說往往是大很多的,所以在財富管理這塊於該報告的第11頁當中是較去年同期成長3.8%的,這塊相對正向。

但一樣於該法說會報告的第十一頁和第十二頁當中揭露關於信用卡業務相較於去年同期來說是衰退了8%左右,於12頁當中幾個指標例如每卡每月消費金額(Per Card Spending)、卡片簽帳金額(Card consumption)以及市占率部分都較去年同期下滑,在法人於法說會當中針對這各問題提問的回答當中只有回應到去年第一季這個時期其實新冠肺炎尚未對於國外旅遊和消費造成重大衝擊,所以去年第一季會有較高的基期,然而該回答並未回答到市占率下滑以及有效卡成長率停滯的問題,筆者認為如果要更進一步的理解需要從金管會定期公布的信用卡相關資料當中去了解了,但只能說台灣的信用卡市場本來就已經是一片紅海了,玉山金金控在2019和2020年藉由拉高信用卡行銷費用而取得的成長是否會因為行銷動作的停滯而開始造成是佔率的下滑而或者是停留在一個平衡的狀況,這就真的有待時間來觀察了,但以筆者的觀點即使信用卡業務停滯或下滑並不會是筆者對於是否持續買進玉山金控股票的主要決策指標。

最後,筆者要提到的第三個訊息是在該報告的第16當中所提到的Interest Spread 從2020年的第三季的1.25%落底之後開始逐季上升到2021第一季的1.32%,或許大家對於這個去年Q3落底開始至今年第一季的持續兩季上升沒有很強烈的感覺,但筆者是認為在銀行業長期低利的環境當中可以擠出逐季上升的Spread純屬難能可貴,或許隨著這一兩年內可以可能遇到的升息循環開始時,這樣的Spread能力會對銀行整體的獲利能力有很大的加分。

總結,筆者持有玉山金控多年了,對於玉山金控穩健經營的方式和擁有自己的想法去前進的觀念一直是筆者觀察玉山金控的重點,即便玉山金控不具有像其他金控會有隨著大環境改變而暴衝的條件,例如元大金控會受惠於證券市場熱絡而受益,但這也不代表玉山金控沒有受惠到這部分,如果看法說會報告的第八頁也可以看到玉山金控旗下的證券業務的業績相較去年同期也增加了快四倍了,但相對來說玉山金控吸引筆者的地方就是相對穩健的經營和對應到大環境變遷的抵抗能力,這點從玉山金控的股價穩定度可以看出經營者的心態,雖然股價的低波動相對股市其他股票動輒倍數的價差在很多人眼中是一文不值的事情,但對於希望長期定期穩定增加玉山金控持股張數的持有者來說這點卻是相當重要的,並且搭配均衡的股利政策來幫助持有張數的放大以期待能夠在只配發現金股利到來的那一天有足夠的張數帶來足夠的被動收入,或許隨著升息的腳步在未來逐漸到來之後,整體金融股的股價基期隨著獲利的上升而開始有結構性的改變,大家回頭之後才會突然發現持有的金融股市值也足以讓自己會心一笑吧。

同時歡迎大家來荃哥的投資世界逛逛

 13,634 total views

分類: 投資理財, 長期投資 | 標籤: , , | 在〈2884玉山金控2021年第一季法說會報告解讀〉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認識自己賺錢的象限

E、S、B、I這四個象限的定義」是我們建議讀者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先熟悉事前功課,為何了解這四個象限的定義如此重要,因為這篇文章想要聊的是認識自己的收入來自哪個象限?

有哪些人可以跳過這篇文章?如果你對於你現在的收入方式感到滿足而且已經有足夠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你可以完全不必藉由閱讀這一系列的文章來得到一些想法。

為什麼了解自己的收入來源來自哪一個象限是很重要的?因為每一個象限都有自己風險所在,但相對的每一個象限也有自己的優勢所在,所以藉由了解這些風險和優勢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法來配置自己的收入來源,人生一旦解決了收入來源配置的煩惱,可說是解決了一大部分的問題並且有機會可以關注更多的心思在人生的其他環節上面。

我想大部分的人出社會的起點都是先找一份工作,大概只有少部分的人三歲就是自耕農或是選擇以創業來當作出社會的起點,我們就略過這些先天具有優勢的族群,然而他們所處的象限是我們打算前往的,所以回到第一份工作的開始,這多數人的起點或者是很大一部份人永遠的象限就是所謂的E象限了,也就是先當一個員工,交出自己的時間給雇主來換取收入,這種場景很像眾多冒險遊戲裡面的腳本,練等先從打初級小怪開始,重點是自己是否有存在自己的起點是哪一個象限的認知以及自己是否認同該往哪一個象限前進?而嚮往的那個象限是否具有自己認同的優點以及自己可能不了解的風險?這個世界存在一個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除此之外,了解自己所處的象限的一個最大的目的是時時提醒自己的處境,每一個象限都有他們必須存在的理由,這個社會結構在這四個象限的建構之下才能維持穩定的存在,但每一個人都存在著往任何一個象限移動的自由,然而這方面的資訊卻不是存在於我們日常的教育當中的。

就以身為員工的E象限來說,從這個象限去賺到錢對於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來說無疑是最簡單的方法了,但換個角度來說,對於年近半百的人來說,要從這個象限去賺到足以養家餬口的錢難度卻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不斷的增加,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那是因為這個象限本來就是一個在宏觀的觀點來說最受到他人掌控的象限了,或者更直接地來說這個象限是被設計存在著一個汰舊換新的機制的。

為何E象限是一個被設計的象限呢?大家想想一個情景,如果一家公司完全都沒有員工?如果沒有人願意替老闆工作?那是不是其他的象限例如B象限或I象限就垮了?所以E象限本質上就是整個社會金字塔的基礎(底層?)負責撐起整個社會結構的存在,所以相對來說,能夠在這個社會結構系統有話語權的人們就會藉由設計出E象限這樣的結構來確保有人可以隨時替他們的系統賣命(賺錢)以維持他們的生意可以源源不斷的傳承下去,所以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E象限堪稱是一個相對完善把人們留在這個象限賣出時間直到價值不存在的一個完美迷宮。就是因為這樣的迷宮和重重設計的機制,處在這個象限的人們往往不自覺的付出了自己最寶貴的時間最後隨著自己的時間在企業主眼中失去了價值而離開職場,結果只剩下不等於自己過去薪資水準的退休金來度過自己剩下的人生,文字寫得很殘酷,但這不就是活生生大部份上班族的寫照?

上段文章所描的寫照,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有所共鳴或認同?但筆者並不會意外如果沒有引起很大的共鳴,會這麼說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個象限存在著諸多設法使人們安逸並且使人對處在這象限風險無感的設計在裡面,這些諸多設計的目的就是要確定有足夠數目的人們待在這個象限裡面,為的是什麼?為的是確保其他象限尤其是B象限能夠穩定的運作且存在,所以從小到大,多數人所接受到的教育都是認真念書、畢業找份好工作、工作要認真、不要亂換工作、在工作上要有抗壓性等等的資訊,從來不會有人教你認識何謂創業、何謂E、S、B、I等等資訊,因為制定這些教育系統的人們希望大家都能穩定在E象限,但真正在這個社會具有話語權的人卻往往存在B或I象限,不是嗎?

所以為什麼要認識自己賺錢的象限?尤其是其實自己是處在E象限卻不自知的人們! 因為處在其他象限的人們,尤其是B和I象限,他們不會告訴你這些事實,因為他們希望你永遠不要思考這個問題。

下一篇來聊聊,那在E象限該怎麼辦?

歡迎大家來荃哥的投資世界逛逛

 2,374 total views

分類: 未分類 | 在〈認識自己賺錢的象限〉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玉山金控法說會解讀-2020年第四季

玉山金控於2021年二月22 號召開去年第四季的法說會,在筆者聽完這個法說會以及看完報告後的感想依然是延續去年聽完第三季法說會的想法一樣也就是「持續地在自己能力內繼續買進」,但是要準備一筆錢看今年有沒有機會在重大的股災當中可以撿便宜的玉山金控股票進來加速玉山金控張數增加的速度。

其實玉山金控的營運狀況的可預測性一直都是筆者喜歡這家公司的一個主要原因,這樣的論調一直到聽完Q4的法說會內容和看完報告之後依然都沒有改變,從年初大家看到他們的營運費用增加到後面陸續的每一季法說會當中玉山金控的解釋以及逐季降低營運費用的目標等描述和最後Q4揭露的結果吻合,如此的透明度是台股中少數的優秀。

直接進入報告的解析,其實在整個等待法說會報告的過程中,筆者最想看到的就是他們關於營業費用的降幅是否符合大家的預期,這部份如果有在追蹤筆者報告的朋友會知道筆者從2020年的第一季法說會就開始點出營業費用的上升是導致玉山金控獲利衰退的主要原因,撇開營業費用上升的因子來看,玉山金控主要的獲利引擎其實沒有遇到太大的亂流,所以營業費用從去年開始就是筆者從第一季開始一直追蹤的一個重點,至於營業費用上升的理由,大家可以從筆者過去的文章去看到解釋,這邊就不占篇幅去多敘述了,所以回到Q4的營業費用上升率,在法說會報告的第七頁當中所揭露的數字為整年上升了8.7%,坦白說當筆者看到這個數字之後,筆者會心的笑了,因為這個數字從Q1的17.7%到Q2的15.9%然後到Q3的11.4%並且在Q3的法說會當中提到希望整年度可以控制進入10%以內,然後呈現的整年結果是只上升了8.7%或等於25.9億新台幣的這個結果,筆者只能說這完全解釋了玉山金控很清楚自己的錢花在哪裡,身為玉山金控的股東,實在很樂見這樣的事情。

玉山金控每季費用較2019年增加狀況-資料來源玉山金控法說會報告

雖然和2019年的獲利比較,玉山金控在2020年的獲利少了20億左右,但這個數字如果在了解了為了未來而打造的IT投資等的花費以及為了房貸生意所依法提撥的1.5%境提存等數字後,其實算是一個已經可以見到獲利谷底準備反轉的感覺的,尤其是法說會當中所特別提到的淨提存(Net Provision)這個數字,在這個32億台幣淨提存的數字當中,竟然有高達21.7億台幣因為承作房屋貸款而依法提撥的數字,也就是說,這個21.7億台幣的淨提存是一次性提撥的,和營業費用一樣算在減項當中,而這些承作的房貸的獲利卻是在未來逐月才會回到銀行的獲利當中的,所以大家如果把這21.7億的淨提存加上相較於2019年多花的營業費用25.9億台幣相當於47億台幣加回到2020年的獲利180億上面,這樣的呈現或許才是真的反應到玉山金控在2020上的實際營運獲利,相信大家會問筆者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假設?竟然用回加的方式去堆疊這個數字甚至用這個數字來猜測玉山金控2021的獲利,當然現在做出這樣的假設是的確太早了,畢竟現在才準備要進入2021年的Q1尾聲,如果筆者現在就可以預測到玉山金控2021年整年的獲利,那幹嘛還要天天辛苦的上班陪笑,但會做出這樣的論調主要是因為在這個法說會當中有一個論調出現,也就是玉山金控希望在2021年放緩房貸的承做業務,這也就是說,2020年因為承作房貸所出現淨提存21.7億現象有機會不在2021年出現了,這對2021年玉山金控獲利的基期應該是有所幫助的。

除此之外,在法說會當中也提到在NIM以及Spread(存放款利差)部分已經有落底的跡象了,坦白說這部分是最多人喜歡追打銀行股但是筆者反而不是那麼關心的部分,因為這個現象是所有銀行業的共業,隨著未來升息的到來自然就會有解了 。

然後在整個法說會報告當中第十頁所提到的信用卡業務相關指標,玉山銀行的市占率也從2019年的13.3%上升到15.5%,其他指標不論是有效卡數、每卡每月平均消費金額等指標都較2019年成長,然而整個關於信用卡的市場狀況,筆者也會希望在另外的文章當中去有比較仔細的分析。

然後最後,每季法說會的必問的一題就是股利政策是否會有所變動,這次或許是因為玉山金控的董事長也有出席的關係,所以玉山金控總座回答的稍為明確一點,但依照慣例就是會提到這個政策變動與否是屬於董事會的權限,但其實大家也不必猜測太久,依照以往慣例玉山金控三月份就會召開董事會討論這個大家非常關心的議題了,筆者從第三季法說會到這次法說會的感覺都覺得應該還是依照過往的現金股息各半的股利政策。

總結,整體來說,在去年的法說會,筆者花最多心思在了解的部分大概是第三季的法說會,而整體關注的重點其實只放在營業費用是否能夠有效的控制住,撇開營業費用控制的話題,其實玉山金控主要獲利的主軸和2019年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偏離或衰退,只是因為在整體COVID的疫情之下,這個營業費用是否能有效控制的話題在大眾投資人的內心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發酵 (或恐慌) ,再加上因為整體股市資金因為量化寬鬆的原因都進入了能夠最快速漲跌的股票當中,所以會有很多投資人去思考長期投資玉山金的價值是否存在,但筆者的看法是隨著疫情慢慢的過去,市場債券殖利率慢慢地回升,很多過去投入股市尋求快速漲幅的資金會重新隨的升息的腳步離開股市或是轉進金融股,再加上金融股本身的最差狀況也許快過去了,2021年金融股的價格基期有可能會較2020年高,這對於長期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或許在心理上會相對扎實一點,但反之,入手成本也會越買越高,但在心理面總是比越買越套來的好吧,不是嗎?

同時歡迎大家來荃哥的投資世界逛逛

 6,767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分類: 投資理財, 長期投資 | 標籤: | 在〈玉山金控法說會解讀-2020年第四季〉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玉山金控法說會解讀-2020年第三季

玉山金控於2020年的十一月17號下午舉行第三季的法說會針對第三季的狀況提出說明,在我們開始解析法說報告內容和解析法說會的Q&A之前,筆者想要表達個人對於玉山金控的看法就是「持續地在自己能力內繼續買進」,明年底再來看我這個論述會不會被打臉。

其實在玉山金控開完法說會當晚,筆者就想寫心得報告了,也收到幾位朋友在粉絲頁上面敲碗或是傳訊息給我問說報告何時出爐?但為何遲遲到現在才出爐是因為再思考用怎樣的文字來描述這個報告會比較貼近自己的想法。

再提出一個題目讓大家思考,最近看到一個版上的前輩丟出來的,「聰明和智慧的分別在哪裡?」等一下的文章當中希望能引用這個概念。

進入玉山金控2020第三季法說會的內容解析,直接先切入一個筆者在玉山金控九月份損益表公布時就開始和大家分享並追蹤的一個重點「營業費率增加」,詳見玉山金控九月份損益報告資訊解讀,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句話「筆者自己看第三季這三個月(七月、八月、九月)在費用上的降低是可以期待會成真的。」的確在第三季的法說會當中成真了,在報告的第六頁當中提到費用的增加率為11.4%,至少是往全年希望營業費用增加率在10%內的方向前進,如果我們更進一步來觀察,玉山金控的營業費用增加率從2019年的第三季一直到2020年的第三季分別為13.5%(2019Q3)、15.2%(2019Q4)、17.7%(2020Q1)、15.9%(2020Q2)、11.4%(2020Q3),大家可以看到營業費用增加的幅度先上後下,其實這也和這個法說會當中很多人提問關於營業費用的增加時,玉山金控的相關人員回覆說關於IT的相關支出至少是高峰期已經過去了有所對應,如果2020Q4的營業費用增加率能控制進去玉山金控所提及的10%以內,那以筆者的看法就會認為至少玉山金控很清楚他們在做什麼事情。

延續上面的看法,我們一樣從第三季法說會報告的第六頁當中來看一個數字,在這頁報告中,提到了營業費用增加了11.4%或者約等於24.6億新台幣左右,然後同時稅後淨利下降了11.8%或者約等於18.6億新台幣左右,大家有看出些什麼有趣的地方了嗎?如果有在看筆者追蹤玉山金控的一系列文章當中,大家應該對於今年營業費用為什麼要增加不會有太大的意外了,玉山金控本來就是從去年底開始因應未來而做出投資而已,所以如果沒有多花這24.6億台幣,不知道網路上不少看不好玉山金控的文章會不會就此改寫?或許有人會說,這些花費除了信用卡行銷、IT投資之外,還有玉山金控針對人員的加薪,有部分是不可逆的,這部分筆者也可以做出適當的推估,玉山金控截至2020年3月27的員工人數約有9421人左右,以簡單的預估來說,如果每個人每個月加薪一萬塊新台幣來說,玉山金控每個月所增加的薪資成本就是9421萬,這邊為了能快速估計就當作一億台幣好了,一到九月就是有額外的九億台幣額外的支出,然而實際上以玉山金控今年所公布的加薪幅度來說這九億台幣的額外薪資支出算是高標了,實際上應該不會有這麼多,所以如果拿剛剛前面提到的24.6億新台幣扣除9億新台幣針對加薪所產生的新支出來看,多花的營業費用也就大概15億新台幣左右,如果對照稅後淨利下降的18.6億新台幣來說,也就只不過是差了三點多億新台幣,所以當筆者看到許多網路上對玉山金控法說會之後失望或者是看不好的文章之後,在對照這三點多億新台幣的差額時,筆者只能說很多人寫看不好玉山金控的文章真的只是看報告的表面在說故事而已,一家過去很績優的公司為什麼要規劃投資,一定有他們自己的看法,這是專業經理人值得我們去信賴的地方,而這些投資一定會有一個先蹲後跳的時間差然後才有機會來驗證這些前期的投資是否能替公司在未來和同業拉出差異化的距離,以Fintech 來說,筆者目前看不到哪一家金控業者能說自己不打算往這個方向前進的,但相對來說,玉山金控在這塊算是起步得早的,所以理所當然投資而導致對應營業費用的增加就會必然的發生,只是今年天曉得又遇到的新冠肺炎,所以才讓更多人有機會來看不好玉山金控。

還有,在這法說會報告第六頁當中,我們剛剛只抓了營業費用增加和稅後淨利下降的數據來捉對廝殺,別忘了還有淨提存(Net Provision)也相較於去年同提的12.9億新台幣來到了今年第三季的22.4億新台幣,這個增加的數字也是相對於獲利來說是個減項,然而這個淨提存的增加只是在反映玉山金控針對一些放款項目例如房貸的業務量增加而依照法規去進行1.5%的提存的動作而已,筆者是正面看待的。

至於其他針對NIM利差這些問題,坦白說筆者沒有很在意,因為這是這整體銀行業的共業,想要跳出這些共業的銀行或金控心臟大一點的就是玩一些延伸性金融商品來賭賭運氣,但至少玉山金控在這上面就是穩扎穩打,甚至連手上的外幣資產都只是主要以流動性為主而不是拿去進行太長天期的金融操作。

然後在法說會上面還有人問到玉山金控的總經理關於股票股利政策,在這方面筆者認為因為陳美滿總經理是今年才升任玉山金控的總經理,所以在這方面的回答相對比於過去的黃男州總經理來的含蓄或保守,所以她回答的方式竟然被有些人拿來作文章說話中有話之類的,筆者的看法是股票股利和現金股息各半的策略向來是我們為何要投資玉山金控的重點之一,但我們並不是不知道這樣的配股配息各半的策略總有盡頭,但我們不就是希望在有朝一日開始以現金股息為主的那一天來臨之前讓自己手上的玉山金控張數極大化嗎?還有,如果大家了解玉山金控的主要股東的組成,不論是新東陽、福園投資、外資等等這些對於玉山金控股利政策具有影響力的大股東,其實他們是這種股利政策之下最大的受惠者,股利政策如何盡力堅持和目前一樣,他們會比你我這些百張至千張的小股東來的認真去和董事會堅持的,別因為他人不同的解讀而錯失了將張數最大化的黃金時刻。玉山金控目前的股利政策很清楚了寫在2019年玉山金控年報的第66頁,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總結,這次決定不要用以前的方式去解讀和分享第三季的法說報告,因為不論是好消息或者壞消息大家都可以從其他分析玉山金控的文章看到了,但筆者自己寫這篇文章的角度比較建立在自己手上已經持有一定份額玉山金控股票的觀點來剖析而非只是無關痛癢的看圖說故事來看好或看壞。

忘記引用到文章當中「聰明和智慧的區別」這個想法了,就當作某一篇文章的內容再來和大家分享吧。

同時歡迎大家來荃哥的投資世界逛逛

 22,600 total views

分類: 投資理財, 長期投資 | 標籤: , , | 在〈玉山金控法說會解讀-2020年第三季〉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了解E、S、B、I四大象限

大家應該聽過「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吧?如果沒有,筆者強烈建議大家去買一本來看,這本書所提出的想法至今仍然深植筆者腦海之中。

「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當中很重要的一個主軸是去理解自己賺錢的方法落在哪一個象限,白話來說就是要替自己如何賺錢做出基本的分類,在這本書當中描述了四個象限,分別是員工(Employee)、自雇者(Self-Employed)、企業家(Business Owner)以及投資人(Investor),這四個象限以後就用E、S、B、I這四個縮寫來代表吧。

為什麼會去強調理解自己賺錢的方法落在E、S、B、I哪一個象限很重要呢?我們先從理解這四個象限的定義開始再來談談這個認知的重要性好了。

E象限,正如這個縮寫所代表的原意(Employee),也就是員工,或者是受雇者,這個象限大概是大家最不陌生的象限,因為多數人都是受雇為員工來換取薪資的,但如果更進一步去了解這個E象限的特性,就是公司或企業主付錢買我們的時間來維持企業的運作,但是這個供需是單向的,也就是說只有在公司或企業主認為我們可以替公司帶來價值他們才願意出錢換取我們的時間,今天如果這個價值不存在了,那我們藉由賣出自己時間給企業去換取金錢的這個機制也就瞬間無效了,但或許會有人對於這樣的描述不以為然,認為勞工的就業權利是被政府或法律保障的,但如果去看清這個保障的事實,從來不會有一條法律要求公司或企業應該要終生雇用一名員工的,而相對的法律賦予企業在認為我們的時間不值得購買的情況下執行依法解雇或者是進行無薪假的諸多方法,所以針對E象限的解讀是你賺的錢和時間具有絕對的相關性,而且這個相關性還必須建立在企業認同你的價值的前提之下才有成立的機會,再者,無論如何你終究有離開職場的一天,不論是公司不要你了還是你走向退休之路,到了這一天你的時間就再也不能持續替你帶來收入,你只能依靠失業救濟或是退休制度替你帶來收入,但這一定不會是一個令人感到自在或是舒服的數字的,這就是處在E象限的人們的宿命。

S象限,正如這個縮寫所代表的原意(Self-Employed),也就是自雇者的意思,這個象限的代表職業多半是具有專業技能的一群人,例如醫生、建築師、會計師以及律師等,相對於處在E象限的人們,S象限的特徵是以自己的專業技能來獲得收入,並且不像E象限的人們只能把時間賣給特定的公司,S象限多半具有同時將時間和社會上有需要他們專業技能的人進行交換並獲得收入的能力,舉例來說E象限的人只能從一家公司或雇主身上領到收入,就算下班後想要兼差另外一份工作能再多獲取的收入還是有限,而且人的一天就只有24小時,而S象限的人,例如醫生,可以有很多的病人,律師可以有很多的客戶,所以在建立在具有這些專業技能的條件之下S象限的族群在收入上往往比E象限的族群高出非常多,不過儘管如此,S象限的最大限制因素仍然和E象限有所雷同,這就是他們的收入是否能持續依然和時間有正相關性,舉個例子,醫生只有在看診時才會有收入,律師只有提供客戶服務時才有收入,所以往往在這個象限所看的一個現象就是長時間的工作,甚至沒有所謂的假日的存在,更不受所謂的勞基本的保障,他們的時間就等於金錢,只是因為是建立在專業技能的基礎之下,他們能賺取的金錢往往是位於受薪階級的金字塔頂端,但以筆者和這個族群的互動過程當中,這個族群一樣對於自己的收入和時間具有正相關感到隱憂,而且這個族群的人們因為收入高,所以有時候對應到的花費也是高得驚人,往往一不小心就會陷入一個拼命賺錢然後拼命花錢的惡性循環裡面,如果沒有適度財務管理的概念,也是會有機會陷入財務困難的泥淖當中的。

B象限,是(Business Owner)的縮寫,也就是所謂的企業主,相對於E象限的族群,B象限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付出金錢購買E象限族群所提供的時間,讓E象限的人們替他們賺錢,所以相對於E象限的族群來說,B象限的人們賺取收入的方式就和時間沒有絕對的正相關了,這類的族群的代表人物從中小企業的老闆到上市櫃公司的經營者,他們具有相對大的彈性去安排自己的時間也相對的具有較大的財務能力,不過要承擔的是整個企業從零到有的創業風險以及企業責任,但相對於跳脫時間限制得到財富的能力,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I象限,是(Investor),也就是所謂的投資人,這個象限最主要的特徵就是賺錢的過程和自己的時間幾乎沒有相關性,而且另外一個特徵就是讓錢去幫你賺錢,正如一般大眾對於投資人的看法,他們拿出手上的資金去投資上市櫃企業,當他們的股東並且分享這家企業所獲取的利潤,所以只要是建立在拿錢出來投資或去利潤的角度就幾乎是這個I象限的主軸了,也因為這個這種賺錢的方法和時間的相關性相較於其他的象限(E、S、B)來說是最低的,我們多半會稱呼來自這個象限的收入為「被動收入」,這個說法是相對於E象限或S象限的收入為「主動收入」,這當中最主要的一個差異點就是自己的收入來源是否和時間有相關性,筆者會希望在下篇文章當中討論認知自己賺錢的象限的重要性。

歡迎大家來荃哥的投資世界逛逛

 4,547 total views

分類: 投資理財, 長期投資 | 標籤: , , , , | 1 則留言

管理自己的財富,替自己人生負責

一直在猶豫要不要開始寫這一系列的文章,想寫的原因是因為覺得有機會幫助到認同的人,不想寫的原因是因為擔心自己一旦開始動筆就得針對這一系列的想法交出十幾篇文章才能完整表達自己的看法,反覆思考了好幾個夜晚,好吧就動筆吧,能寫到哪裡就隨緣吧。

還有,有哪些人可以跳過這些文章?如果你對於你現在的收入方式感到滿足而且對於未來已經有足夠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你可以完全不必藉由閱讀這一系列的文章來了解筆者當初的思考模式。

為什麼這邊文章要命題為「管理自己的財富,替自己的人生負責」?今年是自己在職場工作的第20個年頭了,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夥子到一個什麼都要懂得大叔,這中間看到最多的就是眾人在職場的起落,尤其自己長期在外商公司任職,這些年當中看盡了人們為了五斗米折腰的種種劇情,當然也看了許許多多職場環境天天上演的宮廷劇,在這幾年隔岸觀劇或被迫參與演出的過程中,內心開始不斷地問自己,工作的本質是什麼?人生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嗎?

在自己的職涯中,從事的幾乎都是專案管理和資訊分析相關的工作,所以當自己內心開始出現對於「工作的本質是什麼」和「人生是否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的疑問時,我就決定逼自己思考,用自己在職場中最常用的分析邏輯去拆解這些問題。

工作的本質是什麼?其實這問題可以很簡單的先用一句話帶過,工作的本質就是老闆或公司付錢請你來幫公司(或老闆)維持公司的營運,這個答案夠簡單吧!簡單來說,就是你賣出你的時間來換取公司的薪水,而公司買你的時間來維持企業的營運,本質上就是一個交易的過程,這個架構去套用在公司任何一個小至操作員、業助、業務經理、人資、採購、物管甚至到總經理等眾多的職位上面基本上邏輯都是成立的,唯一的差別只是在於你公司依照你賣出的時間所能提供給公司的價值來決定你能領多少薪水,而這個薪水的數字和你的能力絕對是有對價關係的,操作員不能領到總經理的薪水,總經理也不會想要去做秘書幹的事情,而這樣的本質其實是如洋蔥般層層的包裹在最裡層的,那什麼包裹在這個這外層進而形成洋蔥般的結構?這可多了,例如獲得成就感、例如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例如替社會做出貢獻等等,但說穿了,如果一份工作沒有付給你酬勞,你會繼續這份工作嗎?大家心裡的答案都很清楚。

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作的本質就是為了賺錢,這個粗俗但卻一針見血的答案應該多數人都不能否認吧?回到這邊文章的命題,管理自己的財富,替自己的人生負責,會想要寫這個命題是因為在過去的職場中,我遇到太多的高手,很擅長管理公司的財富,但不懂的管理自己的財富更不懂替自己的人生負責,就彷彿他們和付給他們薪水的公司簽了賣身契一般,一輩子把自己的人生賣給一家又一家不同的公司,再加上在亞洲的工作風氣,大家都很習慣的替老闆替公司賣命,長工時習以為常,往往工作了一輩子卻不知不覺失去了自己的人生還不自覺,如果再加上一次比一次大的社會動盪對於工作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例如無薪假甚至裁員等等,往往不知不覺隨著年紀的增長卻失去了對於人生很多的掌控權,究竟我們有沒有機會看清楚或是理解這個問題所帶來的風險以及壓力並思考如何去解決還是只打算隨波逐流?這就看每個人怎樣去看這個社會結構並自我思考了,這題並沒有絕對的答案。

寫了上面一堆文字,邊寫邊思考該如何呈現自己在過去這些年來的思考歷程?最後還是決定先調列出自己已經很確定的看法出來並訂成文章的題目,然後再依照已經訂好的題目來寫出內容,過程中如果有更好的題目就隨時加入吧。

這邊文章就當作是一個無頭無腦的〈敘〉吧,下一篇文章我想寫的是「了解E、S、B、I四大象限」。

同時歡迎大家來荃哥的投資世界逛逛

 4,072 total views

分類: 投資理財, 長期投資 | 標籤: | 在〈管理自己的財富,替自己人生負責〉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09年八月國內主要信用卡發卡銀行資訊分析

資料來源:金管會

這份關於國內主要銀行信用卡發行的相關資訊其實一直都在金管會的網站會定期更新,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新資料為更新至八月分的資料。

讓我們來看看這份資料有哪些資訊可以分析,我們先從基礎的資訊開始看起:

  1. 流通卡數:流通卡數的前四名(為何只看前四名?因為第五名的流通卡數已經剩下370萬張了,連第四名的車尾燈都看不到了)分別為第一名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第二名國泰世華商業銀行、第三名玉山商業銀行以及第四名台新國際商業銀行。
  2. 有效卡數:第一名國泰商業銀行,第二名中國信託商銀,第三名玉山商業銀行,第四名台新國際商銀
  3. 當月發卡數量以及當月停卡數量:筆者認為這兩個欄位要一起看才有意義,判斷的方式是將當月發卡數除以當月停卡數,這樣出來的數字會有一點卡片數量成長率的概念,所以如果用這個方式去比較,出來的排名順序會是:第一名玉山商業銀行(2.75),第二名台新國際商銀(2.62),第三名中國信託商銀(2.29)以及第四名的國泰世華商業銀行(2.2)
  4. 當月簽帳金額:第一名玉山商業銀行(390億),第二名國泰世華商業銀行(352億),第三名中國信託商業銀行(337億)以及第四名的台新國際商業銀行(266億),其實如果以當月簽帳金額的觀點來看的話,可以不必把台新國際商銀放進去後續的分析比較的,因為距離第三名70多億的差距其實不是一個小數字。

     好的,我們從流通卡數的觀點來看有什麼有趣的觀察?其實筆者的觀點會認為玉山商業銀行是唯一將流通卡藉由策略提升到前三名的銀行,敢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和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分別是前任和現任COSTCO(好市多)聯名卡的發卡銀行,如果以市場上可以看到的資訊,COSTCO聯名卡的數量可能高達接近兩百萬張,月簽帳金額在百億台幣之譜,所以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沒有這張聯名卡在過去和現在對於中國信託和國泰世華的加持,現在信用卡市場的版圖會是誰稱霸?而是誰在沒有大量聯名卡的加持下一步一步的成功提升自己的發卡數量並進到前三名?公司具有這樣的策略執行能力或許是值得讚賞的。

     接著我們先跳過有效卡數和當月簽帳金額這兩項的棕和解析,筆者想最後把這兩項一起解析,我們來看看當月發卡數量以及當月停卡數量的比值,在這項目當中玉山銀行以2.75的比值居冠,但這不見得是一個絕對的領先指標,因為台灣的信用卡市場相當的競爭,通常要取得頂先的發卡數量和停卡數相除較高的比值,要不就是發卡公司砸大錢做行銷,但相對也會帶來較高的營業費用,而當這個行銷的動作停止花錢之後,這樣的高比值是否能依然存續才是真正考驗到發卡銀行的策略是否奏效並且造就足夠的消費者黏著度,這部分只能在後續的月份繼續觀察才知道誰是這段時間的最後贏家。

     最後,我們來解析有效卡數和當月簽帳金額這塊,在當月簽帳金額的排行當中,玉山金控以390億領先第二名國泰世華的352億台幣,接下來分別是第三名的中國信託的337億和根本不必來來比的台新國際商業銀行的266億,在這當中值得一看的是玉山金控竟然領先第二名的國泰世華有38億台幣的差距,大家可別忘了國泰世華可是擁有COSTCO聯名卡這個重裝武器的,然後如果我們加上有效卡數去看的話玉山商業銀行的有效卡數竟然還比國泰世華少了快60萬張,如果我們拿簽帳金額去除以有效卡數,我們會發現玉山商業銀行平均每卡消費金額是8.8仟元而國泰世華和中國信託商銀分別是7.0和7.3仟元,這看似是很小的差異但在國內競爭的信用卡環境當中如何經營出一批忠實的持卡顧客而且是有相對高額刷卡經濟能力的族群這也是玉山商業銀行值得讚賞的一個地方。

後記,會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呼應先前一篇文章(109年玉山金控九月損益報告解讀)當中筆者認為玉山金控的主體獲利結構之一的信用卡業務並無呈現大幅衰退的看法,然而因為金管會的資料提供有時間差,所以只能先來解析八月的資料來佐證看看,之後等金管會九月資料公布之後再來進一步驗證了。

By 荃哥的投資世界 歡迎大家來逛逛

 6,412 total views

分類: 投資理財, 長期投資 | 標籤: , , , , , , , | 1 則留言

玉山金控(2884) 至2020年九月營業費用追蹤

本報告內容資料來源皆來自公開資訊觀測站,最終資訊皆以玉山金控官方資訊為準。

之所以會寫這邊文章主要是因為從今年的第一季財報開始,筆者就發現玉山金控在2020年的營業費用相較去餘年同期比較都有偏高的問題,偏高的原因可以詳見這篇文章(玉山金控(2884)第二季法說會內容後續追蹤)。而整體多出來的支出約22億台幣當中包含了信用卡行銷、IT相關軟硬體、以及IT硬體支出開始發生的折舊費用等等,所以在了解這些訊息之後,筆者就開始記錄玉山金控的月營收以及月損益資訊等並藉由這兩項資訊去回推玉山金控每月不含所得稅的營業費用數字,在此筆者還是要再強調一次,這樣的紀錄方式純屬個人的判斷,一切還是要以官方的數字為最後的標準,也就是說如果要看到玉山金控官方版本的營業費用數字要等到第三季的季報發表才能了解最後的數字。

回到筆者看每月營業費用的觀點,玉山金控因為財報資訊在編列上相對單純,所以我們只要知道每月營收和每月自結損益資訊,就可以去回推當月不含所得稅的費用大約落在哪一個範圍,這些相關的資訊都可以從公開資訊觀測站去取得。

以下就是依據上述所提及自公開資訊觀測站所取得資訊而記錄的資訊

從上面的資訊來看,可以發現玉山金控不含所得稅的費用大概在今年的五月、六月達到高峰,我想這也是為何筆者在看到第二季季報後致電玉山金控IR(投資人關係)得到回覆希望在未來控制今年的費用增加率希望在10%這個目標的原因吧。

所以如果依照這個邏輯去看看今年九月的不含所得稅費用是的確落在五、六月高峰後的相對低點,至於整個第三季的真實數字就等季報發表後才能一窺究竟了,但至少在筆者自己看第三季這三個月(七月、八月、九月)在費用上的降低是可以期待會成真的。

 7,935 total views

分類: 投資理財, 長期投資 | 標籤: , , , | 在〈玉山金控(2884) 至2020年九月營業費用追蹤〉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玉山金控(2884)九月損益報告解讀

從玉山金控九月損益來分析一些數據吧,玉山金控公布的九月的損益表,如果光是看表面的數字,可能會嚇跑一些投資人,但如果以長期投資觀察玉山金的筆者來說,私心的希望越多人只看表面而被嚇跑越好。

依據玉山金控公布的九月損益報告,109年9月的稅後淨利12.03億,相較同期衰退33.2%,1~9月稅後淨利139.54億,相較同期衰退11.6%,109年一到九月的累計EPS為1.11元相較去年同期為1.36元,這個資料一公布網路上紛紛認為玉山金控獲利能力已經不行了,然而真實狀況是如此嗎?如果你是玉山金控長期的股東,你該因為這些數字就決定賣出玉山金控嗎?以筆者的觀點筆者決定要從這些表面的數字在下挖一層了解真正的原因,能否更進一步了解取決於大家在追蹤玉山金控時花了多少時間在了解這家公司。

首先,我們決定從最簡單的部分開始解讀,網路上往往會說,玉山金控的收入會因為央行或國際的低利政策而導致NIM下滑,翻譯成白話文來說就是利息收入會變少,但事實是如此嗎?我們從實際數字來看看吧!如果我們從玉山金控在證交所接露出各項產品業務營收統計表當中的「利息淨收益」這個項目從今年一月一路看到最近的九月

大家可以發現,在淨利息的收入部分玉山金控九月竟然是創下了今年新高!這部分是否會顛覆大家的看法?這箇中原因筆者有空再解讀給大家參考,我們先把數字比較完畢。

在看完利息淨收入這部分之後,我們再來檢視玉山金控主要獲利的動力來源,也就是「信用卡業務」以及「財富管理」這部分,一般而言這部分的收入會反應在「手續費及佣金淨損益」這個項目。

從這個部分來看,九月份的收入落在1,530,866仟元的確是在整體的平均值之下(1,619,958仟元),但也相較於八月的低點來說也是開始回升了,因為這部分包含的信用卡業務以及財富管理業務,所以到底是哪一個呈現衰退?要分別去找到對應的資料來比對才會比較清楚,信用卡相關資訊應該可以從金管會的網站找到資料,但財富管理部分可能就要等第三季季報才有一會看出端倪了。至於信用卡部分資料,筆者會在找到資料再發布文章分享。

當我們看完了「利息淨收益」以及「手續費及佣金損益」這兩塊之後,我們幾乎可以確定玉山金控在主要的主軸上面並沒有遇到很大的亂流。那到底是哪一個部份造成玉山金的獲利下滑呢?因為第三季的季報還沒有公布,筆者會認為是否是因為今年的營業費用偏高依然延續?(20201H1比去年同期高出15.9%),可以參照這篇文章 (玉山金控(2884)第二季法人說明會資訊解讀)這部分要等到第三季季報公布後才能了解是否營業費用是否有效控制下來。

而最後一個部份筆者想要解讀的是在產品業務營收統計表當中的一個項目叫做「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及負債淨收益」,該項目竟然從今年七月時的1,381,268仟元到八月的994,339仟元然後再落到九月的554,012仟元,也就是說每個月少了整整八億新台幣的數字,這相對於玉山金控每個月約40億到50億台幣營業額的數字來說,可以說是一筆不小的數字,相較於大家再擔心利率下滑或者是不是信用卡業務熄火的,似乎沒有人從這個數字看到這部分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然而這個項目所能包含的變數相當的複雜,筆者需要時間研究一下或者問問投資人關係部門才有機會更進一步解讀。

 

這邊文章就先寫到這邊了,會寫這邊文章的主要原因只是因為看到許多朋友一看到單月EPS創新低就覺得這家公司不行了,站在長期持股的立場,如果大家因為只是看到一時而賣出了股票,我們會覺得很可惜的,但當然以買進長期持有的立場,我們是不介意買進的成本一直降低的!

以下為節錄自證交所資料關於玉山金控每月營業資料

玉山金控九月各項產品業務營收統計

玉山金控八月各項產品業務營收統計
玉山金控七月各項產品業務營收統計
玉山金控六月各項產品業務營收統計

更多關於長期價值投資的想法: 歡迎來荃哥的投資世界 看看以及交流

 15,623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分類: 投資理財, 長期投資 | 標籤: , , , , , , |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