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子彈The Bullet Vanishes—推理與人性設定的破綻

導演: 羅志良
監製: 爾冬陞
主演: 謝霆鋒、劉青雲

由爾冬陞監製、羅志良導演打造的軍閥割據時代版本的”福爾摩斯”。 延續了爾冬陞前一部執導之<大魔術師>,鉅資打造的場面與特效、以及把現代科技與技術觀念時空錯亂地揉和進不相襯的時代裡,帶點CULT film的色彩。媲美好萊塢商業鉅資的類型電影,縝密又峰迴路轉的推理劇情在華語片中令人耳目一新,並於2012年問鼎金馬最佳劇情長片,同時並入圍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原創設計、最佳原創音樂與最佳音效等多項技術類獎項提名。

以<福爾摩斯>(此指Guy Ritchie導演,Robert Downey Jr.主演之電影)為類比,除了帶點黑色幽默之奇幻風格、偵探推理劇情外加一些動作場面之外,還有兩位男角的角色定位—一位身手矯捷精明幹練、一位天馬行空靠腦袋生存,兩位都各自有風花雪月的一段情。就時代而言,福爾摩斯設定的維多利亞時代比民初軍閥割據時期早了近百年,但相對都在該國工業起飛、勞工意識漸漲的時代。在此共產中國出品的<消失的子彈>以一個工人們對於惡霸老闆冤死女工的反撲為故事背景,相較數世代以來都走在右派端的英國,題材更傾向於勞工意識,揭露社會底層階級的悲苦。

彷彿把西方的藝術放入東方的文化、現代的軟體技術放入古代的硬體環境中,如此別具創意的懸疑作品確實引人入勝。只可惜,格局做大就難免出現放得出去收不回來的瑕疵,本片結局在我個人心目中可惜出現劇情上的破綻。其中兩個破綻是在劇情我第一時間就意識到問題,因而產生的疑惑與不解不免破壞掉前面一個多小時的精采鋪陳。

第一個破綻是”消失的子彈”的真相。因為松東路(劉青雲 飾)大膽的猜測,使他從死者屍體中發現了難解的消失子彈真相。但這個解釋僅適用於子彈未穿射而留在體內的情況,因此如果觀眾回頭想其中一位在牆上留下彈孔的死者橋齡段,這個幽靈子彈的做法難以合理解釋原應留在牆上的子彈又上哪去了。這是其一。

其二,郭追(謝霆鋒 飾)最後舉槍自盡的舉動不太符合邏輯。其實多了這一段可以補強編劇對於密室解謎太過機率性的答案,蓄意犯罪的推理不可由巧合建構起來。但除了此功能外此段實在顯得多餘。正義或善惡的議題之大已然可另外以一部片討論了,僅是結局五分鐘的輕描淡寫顯得力道微弱。重點是最後卻以一個很極端的手段把這個議題做了結,我覺得倒不如讓郭追就這樣離開,帶著罪惡之心走馬上任,把思考留給觀眾即可。

個人對於”自盡”的舉動非常出戲。就整個鋪陳而言,到他舉槍的那個瞬間我都不覺得他有任何動機會選擇自盡。他精心籌畫這一切甚至就近監看整個調查行動的進展,費了如此大一番功夫是為了伸張他心目中的”正義”,姑且不論這種”正義”是否為真正義,至少這在他生命裡是為強大動機: 推翻貪腐警政首長,帶著大興改革之心上任,未來充滿願景。他到赴約之前都是這場遊戲的贏家,未來理想的實踐才正要開始。甚至在上任之際,前往這麼敏感的地方(案發現場)與這麼敏感的對象(辦案探員)會面,都抱著從容不迫的信心交代妻子等他晚上回來參加酒會。我不認為一個具有這麼強大生存動機的人,會因為一個人私下揭穿他的真面目—而且這個人不但是他朋友,還是他親口承認心軟相救的敵人—而立刻絕望地自殺。我認為編劇太過小看決定自殺的意志有多艱難,也太小看人類掙扎於生存的力量了。

在電影的公式裡,壞人必須死,觀眾才得以安心。即使如此,我都不認為這足夠成為賜死郭追的理由。偏激正義本來就不易三言兩語的爭論就能夠定奪立場;且劇情提到,”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壞人,只有變壞了的好人”, 惡行背後非惡意的動機是早已埋下的解套;另外郭追刻意提及松東路在生死交關之時,他最後選擇出手相救這位可能危害他後路的重要人物,這些也在拉扯觀眾對於善惡之間的界線。

因此最後的舉動造作得令我不明所以,不論從角色情感面的推演,或是投合觀眾期待,我都覺得理由非常不足。不過若忽略其推理破綻與最後這幾秒鐘,就其他層面而言仍不失為一格局架構健全、卡司演技十足、題材頗富創意且劇情充滿娛樂性的作品。

 4,288 total views,  4 views today

關於「Franziska」

政治大學心理系畢。 http://blackash.pixnet.net/blog
分類: 電影影評,標籤: , , , ,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