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職場奴性

和一些朋友在聊工作,發現一些台灣人很普遍的狀況,就是只會抱怨卻不肯改變,每天花在抱怨的時間遠遠大於思考想要改變的時間,更遑論花任何的時間在改變這個動作上面了。

只會抱怨卻不肯改變,就是一種奴性的表現,一天到晚只會和同事和朋友抱怨職場上所遇到的不合理待遇、超時加班、薪水太低…但卻連改變自己或者學習的動作都沒有,這樣的心態其實就注定了自己的職場生涯在未來會長得怎樣了。

會有這樣的看法,其實並非無的放矢,相較於台灣的職場,對岸的大陸人的思維都是在怎樣先蹲後跳,或者是怎樣在既有的職場環境當中脫困,甚至更多的思維是為了創業而做出準備。

台灣職場所反映的心態,就像一篇文章「上帝與羊群」裡面所說的,很多人光是因為恐懼面對挑戰,所以就寧可選擇短暫的安逸,但卻換來無止盡的下沉伴隨著每天對生活的不滿和抱怨,有時候常常覺得,台灣的景氣有一半是因為大家缺乏冒險的勇氣而自己嚇自己嚇垮的,雖然大環境不好政府要付出一些責任,但其實真正要對自己職場負責的,還是自己,一味地把不能成長的責任掛在別人帳上只是一種藉口而已。

不改變就是奴性最佳的寫照,相較於對岸的年輕人,這可是最明顯的對照了,在對岸的職場,多的是下班後的學習小組,三五人一起聘請外文老師,在下班之後還努力的要精進自己的外語能力,相較於台灣這種景象還真的是看不到,台灣最常見的是一堆人下班後聚在一起喝個小酒,一起抱怨互相取暖。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討論台灣的職場,試問有多少人敢和老闆對於自己的薪水和應有的待遇侃侃而談?多少人在找第一份工作時在期待薪資待遇這個欄位上面填上「依公司規定」而不敢和老闆談自己的價值和期望?又有多少人習慣在給老闆的電子郵件結尾問候語上面用上「小職」這個自我貶抑的用詞?這些不是奴性是什麼?

真正的職場,應該是老闆和員工處在一個微妙的平衡關係,而不是像台灣這樣的職場環境是員工被老闆吃得死死的,這也算是另外一個台灣奇蹟吧,或許,這追根究柢起來就和台灣過去曾經被荷蘭人和日本人統治的歷史有關了,換個角度想,鄭成功不就是不折不扣的來自對岸,他就不屈服於這樣的統治而趕走了荷蘭人,總之,不要一天到晚只會抱怨,那是奴性的最佳寫照,要改變現狀,需要是思考進步的方法和積極的去給自己進步的動作,這才是脫離困境的王道。

 

 9,255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分類: 職場,標籤: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在〈台灣人的職場奴性〉中有 1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上帝 獅子 狼群與羊的故事 | 螞蟻水上漂

留言功能已關閉。